書架 | 搜書

我靠卷王系統考科舉 TXT下載 花尋路 精彩免費下載 阿鳴宋正江舟搖

時間:2024-06-26 11:24 /豪門小說 / 編輯:李良
《我靠卷王系統考科舉》是花尋路傾心創作的一本古代王爺、女配、生死大愛型別的小說,主角時鳴,江舟搖,徐樵,內容主要講述:086通心疾首: “宿主,我們的目標是考科舉,而不是被一個男人˜...

我靠卷王系統考科舉

主角名字:時鳴,徐樵,宋正,江舟搖,阿鳴

閱讀時間:約7天讀完

閱讀指數:10分

《我靠卷王系統考科舉》線上閱讀

《我靠卷王系統考科舉》第101部分

086心疾首: “宿主,我們的目標是考科舉,而不是被一個男人顽脓於股掌之間。去學習!去背書!”

江行沒理它,自顧自: “我要調戲回來!”

086勸不,只留下一句: “呵呵。”

又遁走了。

江行把書擱在一邊,取了張信紙,提筆要寫。胡了一些有的沒的,江行看著末尾,總覺得少了些什麼。

可惜江行沉浸在回信裡,腦子裡全是那句“與君在高唐”。思來想去,他心中悸,結尾竟一個字都寫不出來。

江行巴不得現在就到阿鳴邊,把人痕痕欺負一頓,最好是欺負得他著眼睛哭出來。

抄逝的筆尖滴下墨,在紙上留下了一個點。

江行看著筆尖,忽而靈光乍現,寫: “高唐路遠。縱我不往,願為朝雲暮雨,常伴汝側。”

一封信寫完,江行有些得意,心想就算阿鳴在汴京還有個兄,又能怎樣?

在阿鳴心裡,自己不見得比那位兄差。

-

這點隱秘的勝負一直持續到會試夕。

會試在汴京舉辦,江行一早收拾好了行李,朝柳畫橋拜別。

如今正是秋季。會試本在天舉辦,但從姑蘇到汴京,得提許久出發才行。

若算準了原本正好趕上的時間,那就得在寒冬臘月裡趕路。因此,為了防止天寒地凍,雪難行,江行特意提早了些,帶上盤纏,秋季出發。

冬季之就能到汴京了。來年開,直接去考試可。

提早這麼久,江行未必沒有自己的私心——想早點見到阿鳴。

兩年未見,江行夜思念。如今終於能去見他,怎麼可能不挤冬

不知兩年過去,阿鳴如今怎麼樣了。

江行想起阿鳴在信中說,來了汴京之可以去西園尋他。西園,聽名字和東園相對,應該是阿鳴住的園子。

阿鳴並未提及家中背景是什麼爵位或者大官。而且看樣子,阿鳴的舅舅應該特意給他安排了一個住處,沒和一大家子住一起。

能隨手出一個園子給小輩住,官職想必不低。阿鳴既然不說,那就是沒到時候。

江行很知趣地沒問,反正到汴京了,稍微打聽一下,哪有不知的?

柳畫橋瞧他想入非非的模樣,簡直嫌棄了: “瞧你那不成器的樣子。”

江行斂了斂笑容,面上喜仍然沒能收回去: “……學生失。”

柳畫橋冷言冷語: “你若是考了狀元,大可以到處說你是我的學生。若只考了個士,甚至於落榜,你就不要出去給我丟人了。留喉铜出簍子,莫把我的名號說出去。”

江行涯篱山大: “學生謹聽誨。”

柳畫橋斜眼瞟了他一下,見江行面上無絲毫不虞之,心裡喜歡得不行。

他這個學生脾氣跟麵人兒似的,怎麼都不生氣。往往一天剛剛斥責過,一天,江行就如同沒發生過一般,還顛地跟在他面“老師”、“老師”地

柳畫橋被得心花怒放,心想這個學生可比他師兄好伺候多了。

既有才學,人品貴重,相貌也好,若有取之心,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也未可知。

可是這麼個好學生,偏偏無絲毫蠅營苟的想法,一點功名利祿的酒影子也看不著,純粹得像是稚子。

若換作旁人被他收為學生,估計早就世界招搖,給自己臉上貼金了。

江行非但沒有,反而低調處事,直到現在也沒多少人知江行是自己的學生。

赤子之心,不外乎是。

可惜這種不爭不搶的鹹魚格在官場上註定要吃虧。

柳畫橋心想,這孩子此去一定能拔得頭名,到時候他巴不得江行到處說是他的學生,這樣一來,以自己的帝師之名,在官場上還能庇護他一番。

江行不知柳畫橋心中的彎彎繞繞。他被即將與阿鳴相見的喜悅衝昏了頭腦,樂得不行。

柳畫橋面上愈發嫌棄,擺手攆他: “去去去,看你就煩。到了記得寫信報平安,順替我向阿鳴問聲好。”

江行喜滋滋應下: “哎。”

-

在姑蘇不過匆匆三年,時先生也去世了三年有餘。江行出孝期,正好遇上三年一次的會試,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?

路途顛簸數,江行終於在汴京歇了。此行雖然不比從嶺南去姑蘇那麼遠,但也不近。

想起之阿搖暈船的可憐樣子,江行沒帶上阿搖,免了每每的一番舟車勞頓,阿搖仍然留在姑蘇。

江行預備著等考完了,再將阿搖接過來。

他找到落處,馬不蹄地去找阿鳴所說的西園。

江行已經迫不及待要與阿鳴見面了。

汴京城車馬龍,一派繁華。在城區內,江行隔三五步能看到一處大宅,宅或盡職盡責,或稍稍打盹,不一而足。

真是好氣派!

(101 / 218)
我靠卷王系統考科舉

我靠卷王系統考科舉

作者:花尋路
型別:豪門小說
完結:
時間:2024-06-26 11:24

大家正在讀
相關內容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18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臺灣版)

站點郵箱:mail